營會&國際
CAMPS & INTERNATIONAL

國際志工服務
2019暑假.熊本服務分享
當老爺爺用口琴吹奏著日本歌—故鄉、當老人家們一同齊唱時,我再次清楚明白了我來這裡的目的:2016/04/16熊本大地震震垮了家園卻震不散人情。這是第一天聽講解時所感受不到的,總覺得離我們很遙遠,但聽到了歌聲著實為之動容,並且更加確信此趟旅程是不虛此行的。
到宮崎爺爺的茶園拔草,過程中是辛苦的,但看到夥伴都在身旁,他們的笑聲渲染了整片茶園,笑聲此起彼落還不時的出現為了轉移注意力而玩起的接龍聲,在這個時刻卻又希望時間走得慢一點,「辛苦」已飛到九霄雲外消失得無影無蹤。一整天的農務結束後,宮崎爺爺雖然臉上沒有太多的表情,但他激動得跟我們說謝謝,儘管語言不通,但他心裡感動的心情不用言語,我相信也已經確實的傳達給我們每一個人了。
去草莓園拆網子捲網子,因為有了默契,我們的動作之神速啊~打打鬧鬧之餘仍然認真的完成工作,甚至比錶定時間早了一個小時結束,爭取到了時間逛超商,這或許就是屬於在阿蘇地區的我們的小確幸吧。
第五、六天的交流,每晚的準備時間非常緊湊,很多東西都只練了1~2次就去交流了。緊張是一定會的,不過更多的是怕自己做得不好而拖累大家,卻忘記了自己是在一個團體裡面,我是有夥伴的並不是單打獨鬥,因為有他們原本的焦慮少了許多。
到了真正交流的那兩天,大家互相cover ,讓原本安靜的空氣中多了幾聲歡呼聲,讓台上的夥伴多了幾分信心,讓交流的過程順利進行。然而面對語言不通,且年齡不相仿的兒童與老人,一開始的心情是忐忑的,語言是展開人際關係第一步,我們沒了第一步、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實際的做法,例如:面對小朋友適時的釋出善意,用糖果餅乾玩具就能展開他們的心房;小朋友很敏感,只要感受到一點點善意,就會漸漸的與我們親近,只可惜時間短,才剛開始建立起來的關係,馬上就面臨分別。
即使如此,我永遠不會忘記,在我們即將離開幼稚園,小朋友一個個衝出來奮力揮手的模樣,連老師也一起揮,那天他們揮手揮好久好久,最後還跳舞送我們離開,看到這一幕,心裡的波瀾又被激起,即使語言成了我們的隔閡,但是我們的情感卻不被阻撓,反而更加的真切。與老人交流心裡的悸動更是無法言喻,他們看著一個個硼酸糰子的眼神都散發著保護家園的衝勁,即使那只是臨時避難所,他們明白失去的痛,所以更加珍惜現在所擁有的,包括我們…當我們幫他們按摩時、當我們為他們唱歌時、當我們陪伴他們時,他們對我們不管是說話的語氣或者看著我們的眼神,透露出濃烈的感謝,這種感謝是什麼東西都無法取代的,無比珍貴。
很多人會問我:為什麼你不要單純出國玩就好?還要去當志工,很累欸…但我只能說:對啊,真的很累,事前準備工作又繁複,而且還要來做工。但是我獲得的絕對比單純去玩的多好幾倍,雖然很多不是實質的:我得到了人們的笑容,他們的笑容讓我肯定了自己,原來我還有能力幫助別人;我得到了一群兄弟姐妹,我們一起準備大小事,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,我們在這七天得到彼此最真摯的情感;我還得到了一個與以往不一樣的暑假、第一次一個人跟一群原本不熟的人一起出國、一個人完成許多因為這次國際志工才有機會做到的事。
當我們再次在桃園機場,是我們即將分別的時刻,看到依依不捨的我們,我知道,七天裡的羈絆是多麼的深厚!謝謝彰化YMCA讓我們有機會相識☺☺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