營會&國際
CAMPS & INTERNATIONAL

國際志工服務
2019暑假.熊本服務分享
還記得在今年三月底的時候,信箱的簡訊突然跳出了一則國際志工的簡訊,當下一看到裡面的介紹馬上喚醒我那顆沉睡已久的心:希望能透過這個做志工來體驗一點不同的生活,甚至是改變一點點這個世界。因此毅然決然地報名彰化YMCA的國際志工活動,後來的準備工作雖然並不輕鬆但依然沒能澆熄我心中熾熱的火焰,反而更加興奮以及期待。
出發的前一天我就已經揹著大包小包隻身前往桃園機場,這算是我第一次沒有家人的陪伴跑那麼遠的地方,其實多多少少還是有點緊張,後來與Debby順利在日本跟其餘夥伴順利會合後我才放下心裡的大石頭。前往阿蘇的過程中我也一直在想日本這麼先進的地方—即使是郊區—到底有什麼地方需要我們大老遠地跑過來幫忙?但透過Tomi桑實際帶我們到災區訪查,才體認到這個地震所造成的傷害不只是房子被摧毀而已,包括陸橋的坍塌導致對外交通的中斷、青壯年的外移現象、甚至是災後對當地人造成的創傷,或許我們根本無法幫助他們類似工程這種有形的東西,但我們給予他們的精神鼓勵也是格外重要,這能讓他們覺得還有人在關心他們,給他們繼續前進下去的動力。
接連三天的農務協助雖然有點累、很辛苦,但我也是收穫滿滿。第一眼看到茶園跟草莓園的時候,隨即映入眼簾的是滿滿的雜草跟蜘蛛網,似乎也意味著他們很久沒被人清理跟打掃了,之前都還有附近東海大學的學生幫助他們,但大地震的原因使他們無法再幫助爺爺們了,所以他們算是孤立無援…
我們一群人只幫忙一個早上跟下午就已經覺得有點累了,更何況他們平常都是一個人孤軍奮戰,真的很難體會他們的辛勞,一開始我有想過為何他們不乾脆把土地賣掉去過他們的老年生活,但後來覺得農作是他們喜愛的事情,如果還能動的時候卻不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肯定會很難過的,那我們能做的事就是默默的支持跟協助他們,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天,但希望已經帶給他們滿滿的激情。
有一天我們到了郊區的暫時住宅,雖然老人們都是居住在簡陋的組合屋裡,但跟他們的互動過程中並沒有看到任何一絲絕望;雖然之前的家不見了,可是他們依舊用陽光的心態面對困難,我們所規劃的活動他們都很熱情的參與,並不會排斥或是自卑。因為我之前在台灣也有去過社區型的服務中心,但那裡的長者就不會那麼的投入我們的活動,反而會有自己沒讀過書又會麻煩我們的想法,所以一直逃避;但在熊本我完全沒有這種感覺,雖然語言不通但還是能像朋友般的互動,這讓我感受很深而且很感動。
這次去熊本不只是做了一些有意義的事情,最讓人感受不同的就是我還認識了一群好夥伴,還記得草莓園那天颳大風下大雨,其實原本身體就已經很疲憊了全身還溼答答的又吹著冷風,大家的一定都覺得很不舒服,可是我完全沒有聽到有人抱怨或是直接擺爛,每個人都還是努力把分內的事情做完甚至是去幫助同伴,這種甜甜的感覺用言語也難以形容阿,我覺得這是有別於旅行團或是自由行的觀光行程,觀光行程都只是走馬看花或是在地標旁拍拍照和瘋狂大購物而已,可是回到家之後卻什麼也記不得。
即使回到家之後的幾天,在熊本的回憶偶爾還是會湧上心頭,還有太多事情沒辦法一一訴說,包括熊本YMCA的各位、阿蘇的美景,還有與弟弟妹妹們互動的好笑事情……,但這些事情都會完好的被我留在心中,最後還是要謝謝Howard跟Cindy,謝謝兩位這麼用心的照顧我們,讓我們大家都平平安安地享受這次的旅行。
以後跟大家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再見面,不過我會好好珍惜這次的緣分,很開心能遇見大家。雖然已經各奔東西了,但這次大家共同所創造的回憶會一直將我們緊緊繫在一起。


